持续近两年的加沙冲突或将迎来一个关键转折点。
据央视新闻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5日召开一场小规模安全会议,决定全面占领加沙地带。安全内阁定于7日表决这一动议。
外界认为,最新动向标志着以色列对加沙战略的重大转变,改为以占领加沙的方式来终结冲突。以色列为何选择战略“变轨”?一旦付诸行动又将意味着什么?
作出最后抉择?
据以色列总理办公室5日发表的声明,总理内塔尼亚胡当天与安全官员会面,经过约三小时的讨论,敲定了针对加沙冲突的新战略。
据悉,内塔尼亚胡“强烈倾向于全面占领加沙地带”。
目前,以军已控制加沙约75%的区域,另有超过20%的土地仍在哈马斯手中。根据最新军事计划,以军将推进占领剩余区域,从而将整个加沙置于以色列控制之下。
有分析指出,最新动向标志着以色列对加沙战略的重大转变,说明内塔尼亚胡政府正在认真考虑以占领加沙的方式来终结冲突。
随着新一轮停火谈判陷入僵局,有迹象显示,以色列已失去耐心,开始磨刀霍霍。
上周,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访问以色列,与内塔尼亚胡会晤。
据以色列官员透露,以美达成共识,不再寻求就短期停火、释放部分人质达成协议,而是希望达成一项全面协议以结束战争,包括解除哈马斯武装、实现加沙“非军事化”以使其不再对以色列构成威胁、解救所有被扣押人员。
近日,内塔尼亚胡就哈马斯发布的人质视频作出强硬回应,重申消灭哈马斯。
关于内塔尼亚胡决定全面占领加沙的动机,外界猜测纷纷。
一些观点认为此举“虚大于实”,更多是为满足国内极右翼势力的诉求以使其留在内阁、施压哈马斯在谈判中让步以及内塔尼亚胡本人意图借扩大战事延续政治生命。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认为,最主要原因是加沙冲突延宕近两年,形势已发展到无法再拖延的地步,以色列被迫进入最后选择阶段。
首先,两大目标迄未实现。
以色列最初设定的消灭哈马斯和解救人质两个目标至今无法同时实现,现在必须作出抉择,将其中一个目标放到优先位置。
其次,既定策略宣告失败。
冲突期间,以色列与哈马斯曾通过谈判两次实现停火,使得大部分人质获释。但是自7月6日开始的新一轮谈判进展不顺,至今无果。而通过军事手段施压哈马斯释放剩余人质也未成功,说明原有策略失效。
现在相当于向哈马斯下最后通牒,一次性解决问题:必须释放所有剩余人质并解除武装,否则就占领整个加沙。
第三,承受巨大舆论压力。
当前,加沙正面临“灾难性饥荒”,以色列被指“罪魁祸首”。国际社会因加沙人道主义危机敦促以色列尽快结束战争。
“现在很难再拖下去,以色列必须作出最终决策。”牛新春说。
表决能否通过?
最新军事计划定于8月7日提交以色列安全内阁全体会议表决。
对于全面占领加沙,以色列国内一片反对声。
5日参加安全会议的以军总参谋长埃亚尔·扎米尔、以色列三大情报机构——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军事情报局前领导人以及前总理埃胡德·巴拉克等都持反对态度。
他们担心此举会危及人质安全,谴责内阁中的极右翼官员正在将以色列作为“人质”,以延长冲突,并称内塔尼亚胡在加沙的目标是“幻想”。
牛新春认为,虽然以色列内部存在分歧,但安全内阁通过动议的可能性很大。
相比反对者,支持者仍占多数,包括内塔尼亚胡、国防部长、两名极右翼内阁部长等。以国防军虽然反对,但军方表态会执行政治领导人的决策。
美国总统特朗普5日被问及是否支持占领加沙时不置可否,称主要取决于以色列。这一表态也被认为美国向内塔尼亚胡“开绿灯”。
历史又将重演?
1967年“六日战争”后,以色列从埃及手中夺过加沙控制权,一度霸占这片土地长达38年,直至2005年撤出。
如今,以色列意欲重新占领加沙,难道历史又将重演?
舆论认为,以色列准备如何以及能否接管加沙尚存疑问。
其一,内塔尼亚胡所谓的全面占领加沙究竟是旨在剿灭哈马斯并解救人质的短期行动还是长期化的军事接管并不清楚。
其二,在兵源不足等挑战下,以色列是否有能力实施全面军事行动存在不确定性。
牛新春指出,如果安全内阁通过全面占领加沙计划,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色列将扩大军事行动,并且释放出一个重要政策信号:消灭哈马斯优先于解救人质。
有分析指出,最新军事行动一旦实施,预计将扩展到加沙人口密集地区,包括难民营,甚至人质所在区域。
目前约50名人质仍未获释,其中至少20人据信还活着。
但牛新春认为,无论是全面占领,还是战后加沙管理,以色列尚未拿出具体方案,接管模式不明确。
同时,全面占领加沙在实施上面临困难。
一是政治风险。以色列国内70%以上民众要求将解救人质放在首位,如果全面占领加沙,意味着优先消灭哈马斯,这需要承担政治风险。
二是军事代价。全面占领加沙可能需要3至5年,至少投入五六万兵力,而以色列常备军仅约15至16万人,且会造成更大伤亡,致使军队厌战情绪高涨。
三是管理争议。关于战后管理方案,目前争议和矛盾较大。
以色列极右翼势力主张吞并加沙,国际社会希望由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接管并解除哈马斯武装,但法塔赫的接管能力以及哈马斯会否接受均成问题。此外,还有扶持加沙本地人建立政权等方案。
如果以色列依靠自身军队建立军事政权、实施军事管制,那将意味着很高的成本和代价。以色列曾长期占领加沙,对此有历史教训。
牛新春认为,考虑到政治、军事、经济等多重代价,以色列可能会根据形势发展调整加沙战略。
此外,以色列有意通过全面占领加沙消灭哈马斯,但仅可以消灭哈马斯的政权和武装,哈马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抵抗运动难以被彻底铲除。
带来多重影响?
自2023年10月冲突爆发以来,在以色列的狂轰滥炸和地面攻势下,加沙大片地区化为焦土。
迄今,冲突已造成逾6万人死亡;200多万人流离失所;眼下一场大饥荒还在蔓延。
如今,以色列寻求全面占领加沙,为其招致更猛烈的道义谴责。
5日,埃及总统塞西强烈谴责以色列将对加沙的军事行动演变为一场“制造饥荒、种族灭绝和消灭巴勒斯坦事业的战争”。
同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巴以问题公开会,中方敦促以色列立即停止危险举动。
在牛新春看来,一旦以色列决定全面占领加沙,意味着将发动更全面的战争,会产生多重影响。
包括人道主义危机更趋严重;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关系进一步恶化;以色列在国际上越发孤立;以色列内部矛盾激化。
还有分析称,内塔尼亚胡寻求全面占领加沙,并不能真正结束巴以冲突,反而会使冲突变得更复杂。
牛新春认为,持续近两年的冲突如何走,或将取决于未来全面占领加沙的进程是否顺利。如果通过军事手段成功解救人质,并且能以极小代价全面占领加沙,那么,冲突或将走向尾声;若进程受挫,遇到困难,局势将更复杂。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嘉喜配资-嘉喜配资官网-投资股票配资-网上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